·
魏家要扶灵回乡,但有些意见冲突。
大娘子魏梓兰信不过魏琪一个人扶灵回乡,且她还希望魏琪能够努力读书,万一赶上大赦天下,魏琪能够参加科举,重振门风,自然要一起回去。
二娘子魏梓芊和三娘子魏梓月纵使对路途感到忐忑,依旧选择跟姐姐一起。
二奶奶穆氏的娘家人来祭奠,拉着她悄悄说了许久,之后便心事重重的,然后对他们表示并不想在一个陌生的地方不知年岁地守着,且她认为她们回乡后无依无靠,日子不好过,便想等孝期过了便带着孩子回京等魏琮回来。
这便涉及到了他们住着的宅子,魏梓兰想归还给方静宁,穆氏想回来有落脚处。
老国公夫人剩下的财产也有不方便带的,需要变卖,是否分配,都需要解决。
方静宁得知后,问魏梓兰:“二嫂可是要分家?”
魏梓兰摇头,“他们母弱子幼,娘家又靠不住,也指望着三郎能立起来,所以想分产不分家。”
方静宁一思忖,便理解了穆氏的打算,娘家撺掇是一方面,她大概是怕魏琪立不起来,或者等不到大赦天下亦或是魏琪不知道能否考上功名,要给自己的儿女争取一些保障。
“你们如何想得?”
其实若是老国公夫人亲自分家,可能是魏琪占大头,魏琮他们一家分不得多少。
“我与妹妹便不藏假了,我也不能完全指望三郎。”魏梓兰在家族骤变之后,飞快地成长起来,眉眼虽有悲伤沉郁,却也坚毅,“是以若要分财产,自是不能偏颇,教人寒了心,大哥的两个孩子和二哥的孩子都是魏家子,皆要分。”
其实老国公夫人那点财产,金河县主必定是看不上的,她这样做,便是多留了一份香火情。而穆氏所求也是人之常情,魏梓兰想让如今魏家剩下的这些家人不留芥蒂,紧密地互相扶持。
方静宁只问:“那姊妹们呢?你们也是魏家子啊,你们不会委屈吗?”
魏梓兰咬唇,眼里闪动泪光。
方静宁握住她的手,给予力量,“大姐姐,与其去为了那些虚无缥缈的未来委屈自个儿,不如依靠咱们自己,女子亦有天地。”
这是她跟许活学到的,当她们自己不再给自己的人生设限,才会走出不同寻常的路来。
“你们不是孤立无援,我也是你们的仰仗之一,不是因为父兄,只是你们与我的交情,你们大可尽力去挣你们的未来。”
魏梓兰哽咽,“好。”
方静宁教方家的掌柜给他们估了价,以一个双方都不吃亏的价格,尽快折了钱,然后魏梓兰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势。
她先是亲自去礼王府求见,在礼王府家丁驱赶时告知他们要分家,不管礼王府和金河县主是否看得上,那些都是他们理所应得的,从而见到了金河县主,得到了她的支持。
魏梓兰又得到了魏琪的“同意”。
魏琪性子软,听姊妹们的话,加上又有些清高,完全没有反对意见。
于是,不管二奶奶穆氏的娘家人如何不满,魏家依旧“公平”地分了家,每一个男丁和每一个姑娘都分得了同等的财产,包括穆氏的女儿魏春如。
这和穆家人想得魏琪和穆氏的儿子一人一半大相径庭,穆氏却知足不过。
方静宁除了帮他们尽快变卖折钱,并没参与分家,只是在他们即将启程时告知,雇佣了一些人送他们到目的地,他们回乡后,她会去信请方家族人照拂他们。
这下子,穆氏最大的担忧也没了,感激不已。
而仁安坊的这座宅子,魏梓兰坚持不要,方静宁也没有勉强,只是在送别他们时,对姊妹三人坚信道:“我等你们回京。”
姊妹四人紧紧抱在一起,哭得无法自抑,但分别终将到来,她们也不得不松开彼此。
魏家人上了马车,依依不舍地挥手。
方静宁泪眼婆娑地望着他们远去,再一次埋进了许活的怀里。
许活摸着她的头,不乏骄傲道:“静娘,你长大了,能独当一面了……”
方静宁哽咽道:“能不能不要在这种场合说这种不合时宜地夸赞?”
分别的滋味儿是酸涩的,她想尽情地体味这种情绪,去迎接更无常更值得期待的未来。
方静宁摘下许活搁在她后脑的手,向后放在她背上,然后紧紧勒住许活的腰,以行动告诉她,这种温情的时候,抱紧彼此,闭嘴就好。
第64章
方静宁身上极不容易挂肉,每次稍微长胖些,就会发生些事,迅速清瘦下来。
成亲还不足一载,方静宁送走了弟弟,送走了相合的朋友,又经历生离死别,如今在京中,她未嫁时的人几乎可以算作是无了。
她与许活道:“明明仍是在京中,竟有几分背井离乡之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