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小说网

第三小说网>庶女后宅升职记 > 140160(第19页)

140160(第19页)

秦芬默不作声地点点头,隔了半晌,忽地来一句:“四姐莫怕,以后哪个背后说你坏话,我就捉了她去拷打!”

秦贞娘自然知道五妹是在说笑,轻轻一笑便罢,桃香原已打起了打瞌睡,听了这句,猛地抬头说一句:“姑娘,这可不大好吧?”

第150章

自从杨舅老爷进京,杨氏一改从前低调的性子,频繁赴宴,除开头一次去杨家带了两个儿子,后头竟是只带女孩们出门了。

秦芬是个温吞性子,和熟人开起玩笑来,谈笑自若、妙语连珠,遇见生人便好似个文静至极的大家闺秀,笑不露齿、端庄稳重,半天都说不出几句话来。

每每宴席归家,秦芬固然是劳神劳心,杨氏和秦贞娘也觉得她又可怜又好笑,不免替她累得慌。这日从一位侍郎的府上回来,杨氏便点拨秦芬几句:

“规行矩步的大家闺秀固然讨人喜欢,真性情的人却更难得,你是个忠厚孩子,只管坦诚些,没人不喜欢的,只是你以后身份不同,骄矜两个字别忘了就成。”

秦芬知道,这些日子杨氏频繁赴宴,大半是为了帮杨夫人熟悉京里的圈子,小半是为着她和秦贞娘出嫁作准备,毕竟秦贞娘的婚期就定在明年春日,而她自己,也才由华阳宫递了消息出来,说要准备着接受赐婚了。

此时杨氏提点,秦芬识得好歹,由衷对杨氏道谢,乖巧应了下来。

再过几日,便是姜阁老家宴请,听见个“姜”字,秦芬比秦贞娘还紧张些,命丫头们把新衣裳都铺开来细细挑选。

然而秦芬平日不喜奢华,做衣裳只往低调的路子上走,贵是贵了,却不显富丽,这日看了蒲草配的几身衣裳,她仍是摇头:“我素日做的都是冷色和淡色衣裳,这会竟挑不出好的来,这样去姜家,可怎么成。”

丫鬟们都知道四五两位姑娘要好,五姑娘向来不攀比吃穿,此时因着一件衣裳挑剔,大抵还是为了四姑娘。

姜家请客,谁都知道秦家这里的主角该是四姑娘,然而那姜夫人一向眼高于顶,对着太太都有几分傲气,更何况对着自家四姑娘,四姑娘若是盛装出席,难免被人说句讨好婆婆,五姑娘打扮得华贵些,只不过是小女儿受宠,哪里有人说得了闲话。@无限好文,尽在晋江文学城

蒲草想一想,便出个主意:“姑娘不妨去向四姑娘借一身,她的重色衣裳多,穿出去准能压得住场面。”

秦芬近来长高许多,快赶上秦贞娘了,从前没换过衣裳穿,想一想而今也只能如此,便差人往秦贞娘处走了一趟。

不多时,秦贞娘亲自带着春柳来了,还歉意地对秦芬笑一笑:“实在对不住,我竟没有没上过身的衣裳,这件大红的十样锦遍地金袄子只穿过一次,下头又有一道宽斓边,方便你改短的,这才拿了来。”

她知道秦芬的首饰也是清雅一路的多,顺便还带了支黄澄澄的赤金大凤钗来,对蒲草说一句:“以后宴多,这凤钗先借你们姑娘使,她出嫁前还我就成。”

这话逗得丫头们叽叽喳喳说笑起来:“五姑娘若是在家一辈子,这钗可一辈子不用还了!”“为了一支钗便不嫁人,五姑娘也太亏了些!”

秦芬见秦贞娘还有心思顺便开个玩笑,知道她并没因着姜家的事心里起疙瘩,便也不提这话,只说些家常。

到了往姜家赴宴这一日,姐妹两个打扮齐整到了上房,杨氏一看便笑了,众人细细一看姐妹俩的打扮,也不由得随杨氏笑了。

秦贞娘穿了身湖绿色交领长袄,显得端庄严肃,秦芬倒穿了身红色袄子,头上又戴了支大金钗,两个人好像掉了个个儿。

杨氏知道这是两个孩子的一点少女心思,女儿是为了自矜身份,而五丫头则是为了给女儿撑场面,五丫头发髻上那支大钗,且还是女儿的呢。

此时她也不揭破孩子的心事,只道:“今日你们换了装束,倒也挺好看的,只是首饰不大相配。”

姐妹俩听了,便要动手换过首饰,杨氏却摆摆手,命红菱往妆台上取了一绿一紫两对耳坠子,分别替两个女孩换过。

秦芬这便知道了,杨氏面上若无其事,心里其实也对姜家憋着一股气。

说起来,姜启文虽然对秦贞娘一往情深,姜家对秦家,却一向是平平淡淡。

自从姜夫人领着官媒人上门,也不曾遇见什么大节,两家便没有走礼的事情,秦家送了一筐简州运来的蜜桔,姜家也回一篮点心,除开这次交际,姜家竟不曾主动送过东西。

秦家的官位虽不算高,架不住杨氏有个出息的侄女,如今莫说是姜鹤夫妇这样的白身,便是公侯夫人在杨氏面前,说话也多些和气。

杨氏看女婿的面子不和姜家计较,却也不是个泥人性子,自然是有气的。

秦芬见衣裳和首饰讨着了杨氏的好,便知道今日该如何行事了,她如今也懂得些人情世故,知道今日摆开架势并不只是为了讨这嫡母的欢心,也是为了自己家里的面子。

这世上既有姜启文那样慧眼识珠、情深义重的人,也有他父母那样趋利避害的寻常人。

在姜鹤夫妇眼里,自己家的不幸全是因为和祁王扯上关系,被迫退了婚事,这已是极大的屈辱,而秦贞娘竟然曾被那位容太妃相中,也仿佛与祁王有了一丝丝干系,他们自然不会喜欢秦贞娘。

虽然后头皇帝开口赐婚,又因为儿子苦求,他们还是循常理请官媒人向秦家提了亲,却不代表他们会发自内心地喜欢秦贞娘。

今日赴宴,虽然去的是姜阁老那个姜家,难免要面对姜家在京的一干堂亲、表亲,此时若不把秦家和秦贞娘的面子撑起来,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去?

毕竟秦贞娘是个端方有礼的好姑娘,她又不曾做错什么事,为什么秦家要低声下气?

秦芬明着比秦贞娘小,实际上却把这姑娘当成看着长大的妹妹,此时为秦贞娘撑场面,她是唯恐不够张扬的。

这日到了姜家,除开新进京的吏部尚书杨时是主角,秦家这一门姻亲也受得不少关注,秦芬暂且把宽厚放在一边,谨记杨氏说的“骄矜”二字,行动间都带几分自持。

不过片刻,秦芬便暗自庆幸,今日其他作客的人都是笑脸迎人,架不住姜家姑娘脾气大,宾主之间才说了十来句话,姜姑娘已给了两个软钉子了,也幸亏姐妹两个架子摆得大,姜姑娘还没敢明着给脸色。

姜家这一辈的儿子多,女儿只三个,前头两位姜姑娘早嫁了出去,如今姜家府里,堂的嫡的全都算上,统共只这么一位姜姑娘,便是姜启文的胞妹了,她是一根独苗,自然受宠。

她原先是好端端的官家千金,后头家里遭逢大变,到如今不过是个平民之女,虽然哥哥在朝做一小官,可是将来飞黄腾达了也不能给她请封诰命,反倒要便宜秦贞娘这外人,她自然看秦家姐妹两个不顺眼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