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们先看看货,确定要了以后,我们在来谈价格。”
这话一落,林西河便帮忙,从货队上拖了袋子的喇叭裤下来,搁在地上,怕沈美云他们不懂。
他还跟着解释道,“这些货物大多数没什么问题,不过是之前生产出来了,交付完成后剩下的货,所以都被暂时放在这里了。”
沈美云倒是知道尾货的含义,她点点头,旁边的姚志英听的一脸认真,甚至还提问,“就是没有卖出去的货,但是没有质量问题?”
“对。”
林西河说。
话落的时候,两袋子的衣服就被打开了,“你们看看吧。”
“这里面基本上都是喇叭裤。”
金六子和小猴根本不懂这些,所以负责看的便是沈美云和姚志英。
一地的喇叭裤,各种尺码的都有,不过大多数还是外面之前见到的那种,二八二九的尺码最多。
沈美云拿起一条看了看,这种喇叭裤各种材质的都有,不光局限于牛仔喇叭裤,也有其他的尼龙布料,涤纶布料。
白色的,黑色的,靛蓝色的,基本上但凡是市面上能找到的喇叭裤,这里都有。
“哇,种类可真多啊。”
姚志英忍不住感叹了一句,她虽然也见过喇叭裤,但是还从未见到过这么多种类的。
现场最少有数十款了,各种都不一样。
高蓉神色骄傲道,“市面上的喇叭裤,我们占了三分之一。”
不要小瞧了三分之一,她这个相当于是全国的市场了。
而且还是私营服装厂,市面上流行什么,他们做什么,和那种国营厂子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沈美云有些意外,“二十三台缝纫机,就能做到这个地步了吗?”
高蓉没想到沈美云这般细心,竟然连厂房有多少缝纫机的数量都数清楚了。
“这里有二十三台,沙河那边我还有八十台机器。”
她有两个厂房,沙河的房租贵,她打算陆陆续续把沙河的业务都转移到上塘来,不过上塘这小厂子,今年才开路子还没走顺,所以她也没扩展。
难怪。
这加起来一百多台机器,三班倒。
“那你这厂子好大。”
在七十年代末期,就能做到这个地步了,到了后期岂不是能到千人,万人的大厂?
高蓉就喜欢听好话,她笑眯眯道,“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”
“你们先看着喇叭裤,要是合适的话,我给你们算个最低的价格。”
沈美云,“那就多谢了。”
她一连着看了好多条,质量上确实没啥大问题,姚志英也跟着摇摇头。
她也没出问题。
“这些衣服怎么卖的?”
“论斤卖。”
“什么?”惊讶的是姚志英,说实话,她还从未听过论斤卖的衣服,他们在内地买衣服都是不容易的,因为要布票啊。
全家的布票抠抠搜搜的攒一年,能够做个一两件衣服出来,已经是极为不容易的。
这个地方竟然论斤卖。
“九块钱一斤,你们要的话,我当场给你们称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