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问黎径直往自己的舍房去。
一路上的学生看到他,纷纷停下脚步拱手行礼,恭敬道:“夫子。”
“方夫子。”
“夫子安……”
方问黎一一回礼,自以为将情绪收敛得极好。
不一会儿,整个书院全都知道方问黎回来上课了。文事斋更是热闹,有些学生等不及,当即拿着自己的文章去找人。
所以方问黎从进了山门之后开始忙,又是上课又是指点学生。
忙到午间吃饭,他坐在饭堂,他老师徐承之端着自己的饭食过来坐下。
方问黎起身拱手:“夫子。”
徐承之点点头:“坐吧。家里可好?”
方问黎:“多谢夫子关心,尚可。”
小老头眼光在他脸上一转,无奈笑道:“收收你这一脸郁气。”
“你可知就因为你顾着家里,落在山长眼里你现在还难为书院尽心,这位置……”
他没说尽,但方问黎懂。
他道:“夫子,能者不止我一人。我志向不在此,也担不得。”
论学位,论管理,论身份……他都有不如。
只不过教出了几个学生而已,是学生自己聪慧,他只是在后面推了一把。
小老头看他如此谦逊,释然地笑了笑。
“是,我也觉得你还能再历练几年。所以山长问我时,我道你还年轻,不着急。”
方问黎:“谢谢老师。”
小老头摇摇头:“来日方长。为师知道若有一日你想,你便也能求到。”
如科考,如成家。
他这个学生,年少时耗尽了心力,如今好在成家后在一点点变好。
为师,他确实有些遗憾。
但为半个父亲,他也欣慰。
*
陶青鱼能自由活动后,趁着春耕,当即去巡视了一遍自己买来的田地。
去岁收成还行,佃农交上来的五成粮食总共有个三百石。
他们留下一年的口粮,余下皆卖了。
大离朝粮价分地方,一般一石二百文到八百文不等。
他们江阳府本就富庶,粮食产量也相对较高。粮食多,粮价不算高。
三百石卖了还不到一百两。
但好歹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了,陶青鱼自然也重视。
照旧买了良种回去。
看了看佃农的农具,想罢,陶青鱼又去铁匠铺打了一批新农具。
农具借给佃户用,也是为了提高生产,合作共赢。
守着那二十亩的地,看着佃农们育种、插秧,乃至整块田地被葱茏嫩绿的秧苗覆盖……
便到了五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