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小说网

第三小说网>招引 > 2第二章(第1页)

2第二章(第1页)

“多少?四千万?!”卜芯雨的声调真真切切高了八度。

岑商摘下眼镜揉了揉眼周,丝毫不掩饰疲态。

天快亮时她才睡着,来公司灌了一杯意式浓缩,头还是晕。

“隔壁组九个人,街道服务部就有三个人,只要做好防流失,保底一千四百万轻轻松松,再有四个招商一个企服,孙总自己也招商,他一个人就能干两千万,我们才四个人啊岑商!”卜芯雨脖子往前抻长了不少,恨不得从对面爬过来,“就按每个人的职能,我们承担两千万的指标都算多了好吗?!”

岑商并不介意卜芯雨时不时冲她直呼姓名,但大呼小叫太吵了。

宋瑞看她面色不善,拉卜芯雨坐下,“芯雨,咱们这会议室没那么隔音……都在外面呢。”

卜芯雨气鼓鼓地抱起双臂,“反正我反对。”

岑商看向对角线另一侧,“家瑜觉得呢?”

陆家瑜低头看笔记本,手里拿的笔悬在纸面上,迟迟未落,“我没什么想法,领导怎么定就怎么定咯。”话是这么说,脸上阴云密布。

岑商揉了把脸,她确实还没进入做“领导”的状态,而陆家瑜话里的“领导”指的也不一定是她。

再过一个月,岑商进入春申区区属招商公司「春申启辰」才满一周年。

短短一年不到,从主管到副部长再到项目组组长,汇报线从向部长汇报到越过副总向董事长汇报,相当于连跳三级。

而最终的职务调整是在元旦前完成的,实际上是在八个月内实现了三连跳。

岑商主持工作的科创招商组,虽然连她在内仅有四人,人员组成却横跨三个部门:科创促进部、企业服务部、综合管理部,隔壁招商安商组九人则由招商服务部、企业服务部、街道外服部组成。

把原编制打散,分为两个组,一组由招商老将孙傲成任组长,一组由孙傲成的半个嫡系岑商任组长,师徒俩同打擂台——看似在体系内非常规的大胆调整,归功于「春申启辰」董事长郑知聿去年的“市场化项目小组机制”试运行。

孙傲成向郑董力荐岑商加入「春申启辰」,是看中她的业务能力,但他也曾私下直言“没想到这么快”。岑商进来时的级别是主管,孙傲城则是总监,比岑商高两级,如今却实质性平起平坐,无论怎么看,都该有些芥蒂。不过孙傲成似乎对这事儿没什么意见,甚至明示岑商“伴君如伴虎”。

郑董虽是个实干派,也有一把手难能幸免的晚期疑心病,这点副总徐韬早跟两人知会过。

因此,把岑商单拎出来成立一个项目组给她施展拳脚,郑董第一个把心腹陆家瑜放进组里。陆家瑜双商很高,且是「春申启辰」成立初期,由郑董亲自面试的招商专员。

岑商有理由怀疑,郑董的“四千万”电话,一定是一前一后打给她和陆家瑜的。

宋瑞从陆家瑜的反应里看出端倪,笑呵呵地打圆场:“这不还是征询你们意见嘛,领导肯定不会故意为难大家。郑董开会也说了,个人指标参考去年的指标确认书,每个人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设置加分项,用加分项兑换税收项。芯雨你一家高企,就值一百万税收呢。做十家高企,一千万指标轻轻松松就完成了。还有专精特新,一家顶三百万税收。”

卜芯雨嗤之以鼻,“宋老师,你知道做一家高企申报有多难吗?而且高企申报有周期的。不是随随便便一家企业过来就能做高企,也不是一周两周就能完成一家高企的申报。专精特新就更难了!你知道整个春申区有多少家高企,有多少家专精特新吗?高企93家,专精特新才27家!”

高企全称“高新技术企业”,是一项国家级认定资质,基础条件必须为科技类企业。然而春申区作为申城核心区,税源以金融业和商贸业为主,又因为区域面积小,写字楼租金高、生活成本高,对科技类企业扶持力度低,鲜少有科创企业选择入驻春申区。

去年一整年,由「春申启辰」引进或辅导认定的“高企”一共3家,专精特新仅1家。

不怪卜芯雨奓毛,岑商也心累。

郑董对科创促进组是“既要又要”,既要税收,又要科创属性高。

众所周知,科创企业普遍靠融资,泰半负收入,至于税收?

——年底拉企业税单,高管和研发人员的个人所得税一枝独秀。

“初步方案是这样,还有一周讨论时间。大家可以先整理下自己的想法,周五前写一份意见书,周五例会上再讨论,隔壁组应该也会有意见。”

卜芯雨猛地把双臂砸在桌子上,“他们还能有意见?他们躺着都能完成了好吗?岑商,你可别忘了,如果小组指标完不成,最后要淘汰一个人的。”

岑商额角“突突”直跳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