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着围成一团的人群,严太升也不禁有些眼热,犹豫半晌,道:“皇上,臣身上没带那么多银子,能否给臣留一个名额?”
凌南玉愣了愣,随即说道:“名额有限,怕是留不住,不过朕可以借爱卿一百两银子,至于能否抢得到名额,就看爱卿自己了。”
严太升闻言心中一喜,连忙说道:“多谢皇上。”
小顺子收到凌南玉的眼神,从袖子里拿出一百两银票,递给了严太升。
严太升接过银票,看着拥挤的人群,一撸袖子,便冲了上去。
囊中羞涩地大臣一见严太升借到了钱,也纷纷开口说道:“皇上,微臣也想借钱。”
凌南玉点点头,叫了声‘小顺子’,小顺子应声,从定金中抽出几张,分别给了要借钱的大臣。借到钱的大臣,也朝着人群冲了过去。
眼看着平日里风一吹就倒的文臣,此时咬牙切齿地跟那些武将争抢,凌南玉的心情有些复杂,他们要是平日里能有这尽头,战场上的兵油子都得退避三舍。
早朝在纷乱中结束,虽然多数大臣都有些衣衫不整,有的甚至还一瘸一拐,但他们脸上是一副志得意满的表情。没抢到名额的大臣则垂头丧气,仔细一看竟还有几位武将,他们个顶个脸色黑如锅底,若都是武将,抢不过他们认,可跟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文臣抢,竟也没抢过,这说出去,那简直就是奇耻大辱!
凌南玉抱着银票,志得意满地回了杨府,将银票往杨清宁怀里一塞,道:“阿宁,这是九千两,你点点。”
杨清宁将银票拿了起来,道:“这是定钱?”
凌南玉兴奋地说道:“是啊,我都是按阿宁教我的做的,我话音一落,他们就开始抢名额,那场面恨不能打起来。”
“不应该是一万两吗?为何是九千两,名额还有剩的?”
“怎么可能剩?就是有十个大臣身上没钱,借去了一千两,明儿他们就还上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杨清宁点点头,道:“这定钱皇上不该拿给我,我们签了合同,是利润五五分成。”
“咱们俩做生意,哪用管那么多。”
“那不成,公归公,私归私,亲兄弟还明算账呢。”
“成,那我待会儿将银票交给小敏子。”
小敏子在理账上很有天赋,杨清宁便派他去了工坊,让他专职做财务。
“这还差不多。”
“阿宁,我让钦天监算了日子,五月初五是吉日,宜嫁娶,我想在那日与你大婚。”
“五月初五急了些,还是往后延一延吧。”
“距离那日还有四个月,准备大婚事宜应该足够了,为何要推后,可是阿宁还没想好?”
“并非是我没想好。”杨清宁解释道:“我想让皇上给各国送去国书,邀请他们来参加我们的婚礼,这样能更好的宣传咱们的玻璃,顺便和他们谈谈生意,从他们口袋里掏钱。”
凌南玉闻言松了口气,笑着说道:“阿宁说得对,咱们的婚礼自然越盛大越好,我这就去写国书。”
听凌南玉这么说,杨清宁不禁哭笑不得,道:“我的意思是赚钱,不是说要把婚礼办得有多盛大。”
“各国使团都来了,自然要办得隆重些,这是彰显我们南凌强盛的最好时机。”
杨清宁仔细一想,倒也是这么个道理,便点头答应了下来。
凌南玉便又让钦天监算了算日子,与杨清宁商量后,将大婚的日子定在了八月十五。大婚之日定下后,他便分别写了国书,派人快马加鞭送了出去。
大臣们付了定金后,便开始招呼下人,量门窗所要的尺寸,三日后汇总,交给了负责管理工坊的高勤。两个月后,等来了第一批玻璃,按照报名的先后,予以派送,以及安装。
鸿吉看着面前一车车的玻璃,忍不住一阵心疼,这些可是花了他两千多两。可当所有门窗都换成玻璃后,看着在阳光的照耀下,闪烁着五彩光芒的玻璃,那种心疼突然就消失了。
“好漂亮啊!”鸿妙儿忍不住赞叹道。
鸿子涵跟着应声,“是啊,这样屋里就亮堂多了。”
往后几日的早朝,满朝文武私下里聊得最多的就是玻璃,‘你家安玻璃了吗?’,‘安了多少’,‘早知道就多定点了’,‘还能追加订单吗’。
那些没有抢上名额的大臣,纷纷去关系好的同僚家中观看,不看还好,一看心里就更不舒坦了,纷纷派人去杨府送了拜帖,询问是否能订购,即便是原价也没关系。有生意上门,杨清宁自然不会往外推,在一番表演后,勉为其难地接下了订单,还是原价的订单。
时间一久,京都百姓都知晓了玻璃,主要原因是工坊每次给人送货,都是大张旗鼓,这么好的打广告的时间若是错过,那就不是杨清宁。那些商贾之家听说后,为了彰显身份,也想买玻璃,只是苦于没有渠道,而就在这时杨清宁的玻璃商铺开了张。
商铺就叫玻璃商铺,门头朴实无华,开业仪式也简简单单,就是在门口放了些鞭炮。可里面卖的东西可是新鲜玩意儿,都是各种玻璃制品,有用玻璃做成各种形状的摆件,还有做成微景观的各种尺寸的鱼缸,店铺的角落还立着个手写的牌子,上写着:玻璃订购处。
一开始生意是冷冷清清,就是几个街溜子出于好奇,进去瞧了瞧。半个时辰后,商铺里人挤人,商铺外也排起了长龙,排出去好几百米远,都是来订购玻璃的。价格在之前定价的基础上涨了两成,依旧是供不应求。
那些抢到优惠券、花了大价钱的大臣们听到这个消息,心里顿时平衡了,还有些沾沾自喜,不由感慨:皇上果然还是照顾他们的。
与此同时,净美阁和香满堂同时上新化妆镜,也遭到了各家夫人小姐的疯抢,只可惜只有本店会员才有购买资格,且一张会员卡限购两个,以至于办会员的顾客翻了近三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