凌南玉随之端起酒杯,道:“多谢皇妹。”
凌丹青一饮而尽,笑着说道:“待皇兄大婚之日,丹青定备上贺礼,恭贺皇兄与皇嫂大婚。”
凌南玉闻言笑得合不拢嘴,道:“阿宁虽是皇后的身份,却是男子,朕欲封他为一字并肩□□青便称呼他‘王兄’吧,其他人直接称呼王爷便可。”
凌丹青闻言心中对杨清宁多了几分羡慕,道:“是,丹青明白。”
待凌丹青坐下,凌南珏随之站起了身子,道:“皇兄,王兄,阿珏也效仿皇姐,以杯中酒,诚祝皇兄、王兄身体康健,幸福到老。”
“好,好。”凌南玉心里高兴,又将杯中酒一饮而尽。
杨清宁趁着放下茶杯之际,小声说道:“皇上少喝点。”
“哦,好。”凌南玉下意识地应声,将酒杯放在了桌上。
凌丹青和凌南珏敬完酒,就只剩下凌南策,众人的目光看了过去,凌南策坐在原地一动不动,就好似方才发生的一起都与他无关。凌南珏暗中扯了扯他的衣服,示意他出声说话,可他依旧一动不动。
凌南玉微微蹙眉,刚想发作,就听杨清宁说道:“今日是元宵节,普天同庆的日子,诸位与本王共饮此杯,以祝南凌繁荣昌盛。”
殿中多数人都举起了酒杯,不过也有少数人低垂着头,装作没听见,他们在为反对立杨清宁为后,做最后的挣扎。
凌南玉的脸顿时沉了下来,刚想说话,又被杨清宁拦了下来,道:“来几个人,过去瞧瞧,看看几位爱卿杯中是否无酒。”
侍候在一旁的内侍上前瞧了瞧,道:“回王爷,诸位大人面前的酒杯都是满的。”
“都是满的,却不举杯,是不想南凌繁荣昌盛?”杨清宁顿了顿,接着说道:“还是说诸位大人想学一个九岁孩童,耍小孩子脾气?”
九岁孩童是谁,众人心里有数,杨清宁这话威胁的意味甚浓。
杨清宁的话音落下,陆续有几个人端起了酒杯。
“想要做某件事之前,还得掂量掂量自己是否有那份实力,以卵击石只有蠢货才做,想必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吧。况且,就算皇后不是我,也不一定是你们家中的女儿,何必因为一件不确定的事得罪皇上,闹得丢官罢爵,甚至是人头落地,不值当的。”
杨清宁扫了一眼众人,接着说道:“毕竟只有有了权势,想做的事才有机会成功,若你们只是一介草民,甚至连皇上的面儿都见不到,又能做什么?识时务者为俊杰,谋而后动方能成功。”
待杨清宁说完,剩下那些没举杯的人,也举起了杯中酒。
“这样才对嘛。”杨清宁和善地笑了笑,道:“祝南凌繁荣昌盛!”
凌南玉随之扬声说道:“祝南凌繁荣昌盛!”
一众大臣齐声说道:“祝南凌繁荣昌盛!”
一场宴会在禁卫军的虎视眈眈下举行完毕,在凌南玉宣布结束时,多数人都长出一口气,少数人一脸忧心忡忡,相互看了看,脚步飞快地离了皇宫。内阁和那些公侯与他们不同,不仅吃饱喝足了,还看了一出大戏,可谓之这些年吃得最好的一顿宫宴。
邱礼看着脚步匆匆走出去的那几人,小声说道:“瞧他们这架势,怕是要闹事。”
“蚍蜉撼树罢了。”鸿吉讥诮地笑笑。
邱礼好奇地问道:“阁老,您就没质疑过先皇的遗诏吗?”
“最初看到遗诏时,我也觉得不可思议,以为先皇是病糊涂了,才做出这种决定。后来我想通了,先皇说得对,百姓要的是吃饱饭,是太太平平地过日子。只要皇上贤明、睿智,皇后是谁,他们不在乎。皇上是明主,宁……他本性纯善,又聪明绝顶,有他辅佐皇上,南凌的将来定能繁荣昌盛。既如此,我还有什么好反对的?”
“可皇上没有子嗣,将来定会因此引发内乱。”
“以他们的聪明岂会想不到这一点?他们会处理好,不必咱们操心。”鸿吉深吸一口气,又重重地吐出,道:“有这样的君主和皇后,咱们这些做臣子的既省心又省力,有何不好?”
“阁老所言极是!”邱礼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,道:“对了,我前几日买了根新鱼竿,改日得空,约阁老一起去钓鱼。”
鸿吉欣然答应,“好啊,我这几日正手痒,这次定不会输给你。”
邱礼苦笑着说道:“我也就在垂钓上,胜过阁老几分,阁老不必这般计较吧。”
“谁让我一生要强呢。”
鸿吉说完自己先笑出了声,邱礼也随之笑了起来。
严太升眉头紧锁,看向鸿吉和邱礼,犹豫片刻,走了过去,来到近前,行礼道:“见过两位阁老。”
鸿吉转头看了过去,道:“严学正不必多礼。”
严太升直起身,斟酌片刻,道:“阁老,先皇的遗诏可是您亲眼所见?”
鸿吉点点头,道:“先皇临终前让我等看过。”
严太升接着问道:“先皇因何写下如此遗诏?”
鸿吉明白严太升的意思,不答反问道:“听闻令公子与王爷关系不错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