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一定?是自己以前吃河虾的?方式不对,才没发现这其中的?美味。
一只虾下肚,李斯确定?了,果然是以前的?方式不对。
李斯吃饭的?速度不快,但?扶苏清楚地看见,炸河虾的?小?山已经凹下去一块了,见状扶苏又开始推销油汪汪的?藠头腊肉和嫩滑的?虾仁豆腐。
李斯全部欣然接受,丝毫没有挑食的?意思?,一时?间宾主尽欢。
不过嘛,扶苏留他吃饭自然不单单是为了吃饭,等?李斯每样菜都尝过后,正处于胃口打开却又没饱的?情?况下,开始畅想这些菜搭配白米饭来吃该是多么美味。
说着说着连碗都放下了,连饭都不吃,问李斯:“李先生,为什么秦国就不能种稻呢?难道这世上只有楚国才能种稻吗?”
李斯刚吃了几口,正处于食欲旺盛的?状态,偏偏扶苏一直在描述,这些腊肉河虾混着白米饭有多香。
做为楚国人,李斯当然也是吃过白米的?,扶苏一描述,他脑子里?立刻就出现香味了,顿时?也对碗中的?饭感到兴致缺缺。
要不回去让仆人蒸一碗好了。
可?是家中的?庖厨不会炒菜啊,也不会炸河虾,光有白米饭有什么用呢?
李斯顿时?对扶苏的?遗憾感同身受。
李斯遗憾叹气:“是啊,这稻种只有在气候湿热,水系发达的?地方才能生长。而七国之中,唯有楚国境内符合条件。”
就像丝绸一样,都是楚国的?独家生意。否则精米的?价格也不会如此昂贵。
扶苏听?了,眨眨眼又问:“那七国之外呢?”
楚国是适合种水稻没错,但?是这片大地上适合种水稻的?可?不止楚国,楚国南边的?瓯越和闽越同样很适合!
瓯越和闽越就是后世的?江浙福建和两广,江南地带气候条件多优越就不用说了,最适合种植农作物,一度被称作鱼米之乡。
这名字,谁听?了能不馋?反正扶苏不行。
如果这两处都能归属秦国就好了,到时?候不仅扶苏能吃米吃个够,粮仓都要扩建出去几十上百座!
扶苏简直不敢想那时?候自己能有多开朗。
可?惜,要是秦国和瓯越闽越之间没有隔着一个楚国就好了,如今有一个拦路虎在那儿,扶苏只能望着舆图兴叹。
但?是没关系,没有江南,云南那边不是还?空着呢嘛!
至于人家本土的?夜郎、寿靡(现昆明一带)之类的?,扶苏选择性忽略。
只要它现在不是属于楚国的?,那就可?以打,他相信他爹有这个实?力。
不过,想到云南,不可?避免想到相邻的?巴蜀和越南,都是种粮食的?好地方,尤其越南,扶苏记得宋朝时?期,出自越南的?稻种占城稻传到了福建。
当时?江淮两浙地带大旱,为了赈灾,宋真?宗派人去福建取占城稻,足足三万斛,一斛等?于五斗,差不多六十斤重,三万斛就是整整一百八十万斤!
这个数字深深震惊了宋真?宗,当即决定?在江淮和两浙推广占城稻,救活百姓无数。
在玉米和红薯传入中原之前,占城稻绝对是最顶流的?粮种,没有之一,而这个占城就在中南半岛。
扶苏眼巴巴望着南边,两只眼睛都写满了‘想要’。
李斯接收不到信号,不知道扶苏在望什么,他只是在讲述自己知晓的?。
“七国之外?戎狄所在的?草原尽是戈壁沙滩,不要说种稻,连粟麦都种不活,只有楚国以南的?两越或可?一试,只是……”
身为楚国人,还?曾经在楚国出仕过,自然知道楚国以南还?有一些国家,只不过比起中原成熟的?国家政体?,将他们称为蛮夷部落似乎更合适。
两越常年瘴气弥漫,还?有毒虫,百姓避之不及,除了当地土著,根本没人敢去,楚国也因此不热衷攻打,倒是让其趁机做大,频繁骚扰楚国边境。
因为双方起的?摩擦,李斯才听?过一耳朵,对两越有一丝了解,知道那里?除了有瘴气和毒虫之外,气候倒是格外湿润温暖,非常合适农耕,甚至一年可?以播种两次,人们生活非常富足,稻子烂在地里?都没人去捡,因为根本不愁粮食吃。
要不是那瘴气实?在骇人,楚国也不会坐视其做大。
李斯摇了摇头:“此地久居不易,且有楚国横亘其间,打下来无益。”
李斯还?真?的?顺着扶苏的?话去认真?思?考了,而不是因为他年纪小?不懂这些就随便说点什么糊弄,这点可?比费桓强多了。
果然能当三十年丞相的?人,跟普通人一比,简直是突出的?优秀。
李斯所想的?,倒是跟扶苏一开始的?想法不谋而合,都打上了瓯越和闽越的?注意,但?是因为楚国,也都默契地换了目标。
不同的?是,扶苏转头就盯上了两越旁边的?夜郎和寿靡,李斯却因为古今的?信息差距,对中原之外不甚了解,没跟上扶苏的?思?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