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禄面露难色,侧过脸小声道,“还不是为了方淮方大人。方大人被归为杨谨和同党,一起下了诏狱。方侍书是来为父求情的,陛下在午睡,她便跪了半个时辰了。这大热天的,方侍书若有个什么好歹,奴才要怎么和陛下交代……要不大人您劝劝吧?”
晏闻昭沉吟片刻,提步走至阮青黛身前,眼帘微垂。
阮青黛抬眼,神色复杂地启唇,“首辅大人。”
若真计较,杨谨和一案皆因晏闻昭而起。虽是咎由自取,但毕竟牵连了她父亲下诏狱。诏狱是个什么地方,锦衣卫又是个什么手段,古往今来入诏狱的重臣又有几个能活着出来?
“方侍书不必过于担忧,虽然从前诏狱刑法残酷,但陆大人为官刚正,接任指挥使以来数次平反冤狱。只要方大人未曾做过,必不会强加罪名。方侍书一片孝心本无可厚非,但若是乱了分寸,怕是适得其反。”
晏闻昭顿了顿,“与其在此求陛下网开一面,倒不如……戴罪立功?”
他语调温和,稍稍缓解了阮青黛心中的躁郁,让她终于冷静下来仔细斟酌此事。
将晏闻昭最后那句话反复思量,她眸光闪了闪,直着的腰稍稍卸了力,双手撑着地想要起身。
薛禄连忙凑上前,躬身扶她起来。
阮青黛起身后感激地朝晏闻昭笑了笑,“多谢大人。”
说罢便转身离开,薛禄被他们的话绕的云里雾里,连忙在后面唤道,“方侍书,您不求见陛下了?”
阮青黛已头也不回地疾步离开,倒是晏闻昭替她回了一声,“她暂时不会来了。”
薛禄懵懵地哦了一声,突然想起什么,“大人你也要见陛下?可陛下还在午睡……”
“无妨。”
晏闻昭侧过头瞥了他一眼,“我就在殿外候着。”
含章殿偏殿的厢厅里,窗前已经放下了银钩上的紫棠轻纱,外头略有些刺目的日光透过轻纱漏进来,却似月光一般柔和。
虽还未入暑,但女帝贪凉,厅内已经备了冰块,薛显就站在边上摇着风轮,凉风习习。
铺着凉席的贵妃榻上,阮青黛侧卧在椅上,长发披散,顺着她的肘弯如流瀑垂下,几乎将她上半身裹在其中。玉歌跪在榻边,手里执着团扇,轻轻给她打着扇。
阮青黛睡得并不安稳,缀着花钿的眉心微微蹙起,细微之处甚至可以瞧见她的肩头在轻轻抖动,似是做了什么不好的梦……——
“观星阁?”女孩仰着头,启唇念出了牌匾上的三个字。
身旁披着大氅的青年笑道,“今日带软软来,是为了见国师。这是我们北齐国师观星卜算之处。”
女孩顿住步子,歪着头看向一旁的青年,眼神疏离,嘴角却扬起玩味的笑,“是……我们大颜,奕王莫要再口误了。”
青年一愣,还未来得及改口,却听得女孩笑着补充道,“还有,软软此名也并非人人叫得,皇叔下次还是换个称呼吧。”
“……是,陛下。”
两人走进观星阁,一身着道袍的男子正坐在屏风后抚琴。直到一曲奏罢才堪堪停手,走了出来,“微臣东郭彦,参加陛下。”
“你就是东郭彦?”
女孩垂着眼仔细地打量他,并未开口让他免礼,“便是你,算出朕的弑父命格。”
男子并不慌,面上依旧挂着玩世不恭的笑容,“也是臣,算出陛下帝星之命,在风雨飘摇之际一心拥立陛下为新帝。”
女孩沉默了半晌,“平身。”
男子起身拍了拍手,“星曜,给女帝陛下上茶。”
一听到星曜二字,女孩眸光骤缩,面上的冷淡瞬间荡然无存。“星曜?”
她猛地转过身,看向一旁端着茶盘走近的少年。
少年眉目清冷,身形极为瘦削,一身黑衣更是衬得他面色苍白。
一道闪电惊现,像是撕开了那漆黑的天幕。
被撕开了一道大口子的天,伴着一声惊雷,开始向下倾倒如注的雨水。
苍茫的雨雾里,一破旧的小院孤零零的杵在荒郊野外。
小院里,女人痛苦的喊叫断断续续,在雨夜中,格外凄厉。
几名黑衣男子守在小院里,窃窃私语,声音淹没在雨声中。
“这孩子也来的太急了些,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。”
“啊!”女人的叫声又乍一下响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