她不知道赵姑娘住在哪,于是先去找了酒坊里的无极长老。
无极长老说:“赵姑娘住在青石桥旁边最高的那栋绣楼里。”
来都来了,南荼也邀请无极长老一同去品尝点心。“做了一些点心,准备送给来吃饭的客人,不知道哪种更受欢迎,长老也去评鉴评鉴。”
左右在这里沽酒也无聊,还有点心吃,无极长老欣然同意。
南荼又去找了赵姑娘,赵姑娘一听又有吃的又人多热闹,二话不说就跟着来到了南来饭馆。
今天的点心全是米做的,一种是大米锅巴,直接用前一天焖的剩饭做,会比刚焖的米饭更脆。
南荼在米饭里加入鸡蛋、油和少许面粉,拌匀的同时也将大米搅碎了一些,然后把这些材料像面团一样揉匀,用调味料把米团调成咸口的,接下来就该做锅巴了。
取一块米团下来,上面铺一层油纸,拿一个玻璃啤
酒瓶隔着油纸碾来碾去,等看到鸡蛋大小的米团被碾成了一片薄薄的、足足有三十多公分直径的大饼,这就差不多可以收手了。
南荼把这张薄饼切成大小适中的方块,下锅油炸,温度不用太高,但是要复炸一次,炸好的锅巴从锅里漂浮起来,变成了诱人的金黄色。
如果口味重,也可以在出锅后的锅巴上撒些调味粉,南荼就做了原味、五香和麻辣三种口味的锅巴。
大家都去拿了一块大米锅巴吃,一时间咔嚓咔嚓的脆响此起彼伏。
原材料明明是平平无奇的剩饭,做出来的锅巴却酥香可口,越嚼越过瘾,简直停不下来。
赵姑娘把她吃过的锅巴都拿到自己面前,免得有人误吃了。
叶听梧看到觉得奇怪,悄悄问:“这位客人怎么光拿不吃?”
南荼找借口把他支开:“厨房里还有些米糕,你去帮我拿来吧。”
“米糕?”叶听梧说,“我特别爱吃米糕!”
他一溜烟的跑过去,回来的时候端着托盘,上面是许多分装好的米糕。
“和我家那边的做法不一样,我们那里的米糕是蒸的,有点像馒头,但是比馒头软弹,口感更湿润。”叶听梧看着碗里的米糕说道。
米糕的做法可太多了,只要是用米做的糕点,叫一声米糕都没毛病。
比如叶听梧端出来的这份,就是南荼用米浆做的米糕,大米打成米浆放入锅里边翻拌,水分越来越少,米浆也越来越粘稠,最后不能叫煮,可以叫炒了。这样的米团拿出来揉搓成长条,切成指节大小的长度,放凉了以后用南荼之前做热米皮的辣子一拌,鲜辣香气扑面而来。
用这个方法做的米糕切块香煎,外面焦脆里面柔韧,也是不一样的风味,还可以趁热浇上蜂蜜或者红糖水,做成一道甜品。
又比如糯米也是米,那年糕也是米糕了。
再比如南荼其实做了两种米糕,其中一种有点像叶听梧说的那种,只是最后失败了,才没有出现在餐桌上。
失败的那份是牛奶米糕,用浸泡一夜的大米、牛奶还有糖一起打成细腻的米浆,放在锅里蒸熟,但是不知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,做好的成品并不好吃,有点像凝了的冷粥,口感一点都不弹糯,反而松松散散的。
牛奶米糕虽然失败了,这份辣子凉糕倒是符合南荼平日的厨艺水准,鲜香开胃,虽然用的是普通大米,也省了捶打这个步骤,口感依旧糯叽叽的,而且米香浓郁,酸辣爽口。
大家试吃米糕的时候,南荼有意无意地观察着赵姑娘的神情,发现她毫无异状,心里有点失落。
无极长老一口就尝出这是他吃过的热米皮的调味料,想向南荼买一些现成的辣子。
“鸣……”他看了一眼叶听梧,改口道,“明姑娘给我送了点鲜嫩的野菜,我厨艺不精,怎么做都不好吃,还不如买点辣子拌着吃。”
仙门弟子到了秘境里处处新奇,有做不完的事,像他们这些长老就不一样了。抑灵域里本身不适合修炼,也没有他们看得上的宝物。每天只是呆坐着,无聊极了。
也难怪每次秘境开启,一同进秘境看护弟子这个活都没人愿意干。
鸣玉仙子和玄清君这对道侣来到暮云镇以后,除了固定到南来饭馆打卡以外,自得其乐,竟然真的像一对凡人夫妻一般生活,现在已经把住着的小屋栅栏翻新了一遍,还准备打些新家具,也经常结伴去山野里采摘野菜蘑菇之类的山货,很有野趣。
采得多了,吃不完还给无极长老送了一些。
无极长老虽是贫苦人家出身,粗通厨艺,修道这么多年也早把那点厨艺忘得一干二净,收到野菜后自己随便煮了一下,实在难以下咽。有了南荼调好的料汁就不怕了,怕是拿来拌杂草都好吃。
南荼给无极长老装了些辣子,还指点了他几句料汁怎么配味道更好,无极长老心满意足地走了。
赵姑娘也准备离开的,被南荼出言留住了,说有问题想向她请教。
其实想向她请教的是西维尔。就是那个关于炼器方面的问题,如何在不损坏鳞片的前提下将它变形,成为器具的一部分。
赵姑娘平日里无聊得很,现在暮云镇热闹起来,她的心情大好,也不藏私,把自己熔铸红龙鳞片的方法细细道来。
两个人不是一个体系,南荼在中间做翻译,翻译了很多她自己也理解不了的晦涩语句,也经历了数段鸡同鸭讲的交流,西维尔终于点了点头,似乎是明白了。
南荼和西维尔本想送个礼物给赵姑娘,感谢她为西维尔解答疑惑的。赵姑娘却对礼物不感兴趣,反而看上了西维尔的漫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