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二娘子,我也来!”
乡亲们对纪兰芷伸出手,他们看到愿意上京的人变得越来越多,心?中凝聚的力量也越来越强劲。皇帝总不能把他们都杀了,至多也就是发一发怒火,挨两下板子。要是能救出谢蔺,他们挨板子算什么?谢大人是个好官,好官不能被奸臣害死?!
不然等他们蒙冤受屈的时候,就没有第二个谢蔺能救他们了。
纪兰芷把卷纸铺开,会写字的自?己写上名字,不会写的纪兰芷帮忙写。除了苗镇的镇民,附近的几个县镇听说谢蔺入狱的消息,也坐着牛车赶来了。
还?有一些老人家即便腿脚不便,即便只?会说几句方言,他们也要赶到纪兰芷这里,磕磕绊绊地说话,手脚比划,请求年轻人帮忙翻译名字,要求纪兰芷添上自?己的名字。他们没几年可活了,知天命的年纪,最不怕死?,有事可以?顶上,反倒是那些娃娃们可以?待在家里,免得惹祸上身?。
其余镇民围聚一团,说起这十?多年,谢蔺帮着做过的好事。
有的说,谢蔺知道他们村子的桥被雪压塌了,水坝也被夏汛涨起的河流冲垮了,他怕湖水会淹没村落,不但召集人手疏通村民,还?派下赈灾银,帮忙修建河渠堤坝。从来都是出了灾情,中枢才派人来赈灾的,第一次见到京城大官为?了防止灾害,事先预防的。
有的说,谢大人小时候一定吃过苦,他一手农活干得既麻利又好,许多农户忧愁的旱灾虫灾,那些养尊处优的县官不能体会,唯有谢蔺觉察出他们的不易,帮他们减轻了税赋,还?时不时下乡体察民情,询问他们近年的困难。
有的说,谢大人擅长医术,一些村民没钱看大夫,还?是趁谢蔺来巡视地方的时候,请他来问诊。谢蔺没有怪罪村民的鲁莽无状,他待人温蔼可亲,不仅帮忙看病,还?为?贫户老人买了治病的药。
有的说,谢大人其实自?己身?体也不好,却每年都会亲自?监察各项造桥建屋的工事,生怕有人偷奸耍滑,不用心?办事。
谢蔺做过的事,很多很多,说也说不尽。
他们七嘴八舌,说起谢蔺做过的善举。他们都想帮谢蔺一把,就像谢蔺从前?不畏强权帮助他们一样。
天寒地冻,百姓们尊重读书人,他们怕纪兰芷手脚冷,自?发地烧起炭盆,为?她端来煮沸的茶水。
纪兰芷端坐在农户的中间?,听他们说谢蔺的过往。
她从这么多人的口中,终于拼出一个二哥的全貌。
他不是坏人,他是个好人。
纪兰芷一笔一划记录这些恩情,记录这些名字。
写着写着,不知道为?什么,她忽然鼻腔发酸,心?脏有了涩意,眼泪随之溢满眼眶。
纪兰芷抬起手臂,小心?翼翼按了下眼睛,擦去眼泪。
她吸了吸鼻子,忍住指骨的颤抖,继续往下写字。
不管有没有用,她都要把这些名字、这些事迹、这些百姓,带到京城。
她要让那些高门权贵睁开眼看清楚,他们犯下的恶、犯下的罪。
他们究竟是怎样一副铁石心?肠,竟要残忍地杀死?一位曾经伏案务公、忧国恤民的好官。
……
纪兰芷为?谢蔺四处奔波的阵仗闹得很大,许多世家子弟们都听到了风声。
他们风声鹤唳,有了一丝惧意。若是天下百姓站在谢蔺那一边,皇帝会如何判?毕竟世家与民心?相争,未必会有胜算。
况且,他们对谢蔺的打?压是下了死?手的,谁都不想让谢蔺翻身?。
思及至此?,甚至有人派出豢养的死?士,想要近身?刺杀纪兰芷。
但徐昭机敏,他特地调遣羽林卫随行,庇护纪兰芷一程。
有军士相助,护住那些翻山越岭赴京的百姓,门阀高官没能下得了手。
京城乱作一团,那些围聚在登闻鼓院门前?的乡亲父老,一声声质问前?来疏散人群的官吏。京官们的官帽被扯落、官服被攥紧,他们听着百姓询问谢蔺的安危,脸颊涨红,一句话都说不出来。
他们问官吏:“要是有朝一日,你被高官陷害,入了大狱,求告无门,你该怎么办?”
京官们心?生惧意,畏畏缩缩,不敢言声。
很快,君王派出禁军队伍,驱赶这些闹事的民众。
可是乾宁帝也知道人言可畏,他不敢下雷霆御令,伤害任何一位子民。
《孟子》有言:“民为?贵,社稷次之,君为?轻。”
乾宁帝,并不想当一个苛责百姓的暴君。
两日后,温理来探监。
谢蔺今日的精神不算太?好,他久病难愈,瘦得都要脱了相。但他看到温理前?来,还?是挣扎着,起了身?。
温理看到谢蔺消瘦的样子,不由眼睛泛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