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小说网

第三小说网>凝脂美人改嫁民国大佬 > 5060(第15页)

5060(第15页)

“图书市场也类似,通俗小说有,但还是有比较高的阅读门槛,缺少适合普通老百姓的市井小说。”

“……”

等卉岩说完,林遇梵问大家有什么想法。

目前出版社手上除了要出版的一本季书同小说外,还有两本通俗小说在等待印刷。

之前本来还有其他计划的,但都被林遇梵叫停了。

陈主任先发言:“我们出版社现在并不赚钱,如果编辑部的调查方向没有错,那么我们接下来,应该出一些门槛更低,适合更多普通老百姓的小说。”

编辑曾哥还是有一些读书人的高傲在的,他道:“通俗小说门槛本来就已经够低了,如果再低,会不会拉低我们出版社的档次,导致我们整体的形象降低,以后那些大作家都可能不愿意跟我们合作……”

阿晋也有这个担忧:“是啊,档次做低了,那些知名作家可能就不会选择我们了。”

这确实是个问题。

林遇梵道:“不如这样,我们之前不是要给出版社改名吗?那就不改名,依然保留群青出版社的名字,专门出版各种各样的市井小说。”

市井小说非常有发展前景,上一世,大概在三四年后出现了一种在市井小民中很受欢迎的小说,叫五毫纸小说。

五毫纸小说每本只卖五毛钱,很便宜,也很简短,每一本只有3-4万字,非常通俗易懂,男男女女的老百姓都爱看。

目前物价还没那么高,他们可以试着推出三毫纸小说,只卖三毛钱一本,循序渐进。

卉岩大概听明白了,“也就是说,我们继续用群青的名义,推出社长你刚才说的三毫纸小说?”

林遇梵点头:“对。同时,其他的小说,用寻光出版社的名义出版。我们自己一开始就像工厂里的那些生产线,分开来运转。”

这可以的!

陈主任有些担忧:“三毫纸那么便宜,除掉成本,赚不了多少钱吧?”

林遇梵在家算过账,她说:“薄利多销。出版这种市井小说,跟其他的文学小说是完全不一样的,我们可以同时出版十本二十本市井小说,假设1本小说除掉成本我们能赚1毛钱,一万本能赚1000元,我们一个月生产5万本市井小说,那就能赚5000元。其他小说想要印刷出版销售5万本,那是不可能的事,但如果是十几二十本市井小说累计出版销售5万本,那就完全可能。”

一个月赚5000元,一年就能赚6万!

立马扭亏为盈!

这个饼刚画上,大家似乎已经吃到嘴里了。

阿棠听了有些兴奋:“我觉得可行。很多文化程度不高,又没时间没钱去看电影的,完全可以在家看市井小说。三毫纸那么便宜,大家也买得起。”

林遇梵:“是的,主打的就是大家买得起,又看得懂。还可以互相传阅。”

王牧寻想了想,“一本三四万字,那岂不是薄薄的一本?”

林遇梵考虑过这个问题:“印小一点,比巴掌大,那就会厚很多,而且便于携带。”

刀姐笑道:“那完全可以放兜里,去哪儿带到哪儿,看到哪儿。”

卉岩:“这有点像小人书,不过我们没有图画,只有文字,阅读信息量更大,受众肯定也比小人书广。”

王牧寻在印刷上了解的比较多,他建议:“封面可以找人画彩图,用彩色印刷,成本不会高很多,但能提高档次,也会让这三毛钱更物有所值。”

林遇梵觉得这个建议可行。

阿晋:“这种市井小说我们可以找多一些作家来长期合作,三四万字很快就能写出来。有些作家长期困顿,写写市井小说,也能帮他们解决温饱问题。”

曾哥担心执行上的问题,他建议:“我们最好能拿出样本给他们参考,不然,我怕他们会写偏了。”

卉岩略微思索。道:“也不需要样本,我们把市井小说大概方向列出来,以及应该怎么写会更好看,更畅销,我们把要求都详细列出来,再找适合的作家一个个详谈,问题应该不大的。”

大家越说越来劲,都觉得这个方向有奔头有盈利的希望。

只要有盈利,他们的出版社才能长久。

聊完出版方向,定好调子,大家准备分工。

林遇梵微微撑了撑手:“先别着急分工,我们还有杂志的事没聊。”

王牧寻好奇:“之前我就想问,我们调查杂志做什么?”

林遇梵道:“因为我想做一本杂志。”

众人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他们是出版社,没有做杂志的经验。

但林遇梵和王牧寻有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