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小说网

第三小说网>毒计百出,老朱夸我好驸马 > 第1211章(第1页)

第1211章(第1页)

第1211章

要知道,这可是大明王朝啊!作为中原王朝,在源远流长的儒学影响下,对外一直都是以礼仪之邦示人。向来倡导和平、仁义与礼教,怎么如今,大明却变得愈发好战了呢?

老朱满心疑惑,更让他费解的是,朝堂之上那些平日里满口之乎者也、讲究仁义道德的文臣儒生,非但没有站出来反对战争,反而齐刷刷地跳出来为战事叫好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
老朱一时间有些茫然失措,脑海中一片混乱,实在不明白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。

他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当年,那时自己决心出兵北伐,想要彻底将蒙古鞑子的威胁连根拔除。可计划刚一提出,就有不少儒生跳出来,义愤填膺地大骂自己穷兵黩武。老朱想到这儿,不禁在心中暗自叹息,他怎么会不明白那些儒生口中的大道理?

但不北伐又怎么能行呢?蒙古鞑子虽说被赶出了中原大地,可他们在北方依旧兵强马壮,时刻觊觎着中原的肥沃土地,随时准备再次南下,妄图重新入主中原。所以,为了大明的长治久安,为了黎民百姓的太平生活,必须北伐,哪怕当时国内百废待兴,哪怕要勒紧裤腰带,也必须硬着头皮北伐,就是要彻底打残北元,打到他们再也不敢南下侵犯。

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,那些饱读诗书的文臣儒生难道会看不明白吗?他们当然明白,可即便如此,当初依旧强烈反对北伐。

既然如此,怎么现在朝廷挥师南征,这些文臣儒生反而一改往日态度,跳出来大力支持了呢?老朱心中涌起一股无名火,忍不住在心中怒吼:你们他娘地不是整天叫嚣着礼法吗?不是把仁义挂在嘴边吗?怎么现在都不吭声了啊?

“父皇在想什么呢?”李祺敏锐地察觉到了老朱的异样,脸上带着关切与好奇,轻声追问道。老朱此时也无心隐瞒,他长叹一口气,缓缓道出了心中一直以来的疑虑。

太子标和李祺听后,两人先是相视一笑,那笑容里似乎带着一丝意料之中的意味,并不觉得意外。太子标嘴角微微上扬,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,率先开口道:“父皇,您所料不错,大明已经爱上战争了。”说着,他微微顿了顿,眼神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,继续解释道:“因为战争,可以给大明带来利益!”

李祺接过话茬,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,不紧不慢地解释道:“就比如远征倭国一战,您想想看,这些士绅缙绅为什么不反对呢?”他微微眯起眼睛,似乎在回忆当时的场景,“因为在此之前,我就已经告诉他们,倭国有着大量的金矿银矿,数量多到让人听了都为之疯狂。那些士绅缙绅们,哪个不是精明的商人,如此巨大的利益摆在面前,他们怎么可能不心动?所以他们纷纷支持朝廷出兵。等到打下倭国之后,他们亲眼看到了倭国境内丰富的金银,更是迫不及待,马不停蹄地奔赴倭国,都想着能在这巨大的利益蛋糕中,分上一杯羹。”

“同样的道理,上一次国运之战,蒙古数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南下中原。我大明将士浴血奋战,伤亡惨重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”李祺说到这儿,神色微微一黯,但很快又恢复了常态,“但是也并非没有所获,至少在战后,我们缴获了太多太多的牛羊马匹。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利益,对大明的民生和军事都有着极大的帮助。”

“还有这次南征,士绅缙绅为什么会同意呢?”李祺说到此处,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,“因为南洋贸易和东海贸易所带来的恐怖利润,已经摆在了他们眼前。这些年,他们在东海贸易中已经赚了个盆满钵满。但是东海的市场体量就那么大,如今早就被瓜分殆尽,没分到好处的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,而分到肉的人则是欲壑难填,还希望得到更多。现在南洋贸易即将开启,只要朝廷一打下中南半岛,那这些士绅缙绅就会像饿极了的恶狼一般,毫不犹豫地涌入南洋。父皇,您信不信?”

老朱静静地听着,眼睛越睁越大,脸上满是惊讶之色,听得瞠目结舌。待李祺说完,他沉默了片刻,随后自嘲地笑了笑,苦笑着摇头说道:“算计人心,还是你小子有本事啊!”

李祺听闻,笑呵呵地摆了摆手,一脸谦逊地回应道:“这可不是我有本事,只是利益动人心罢了。当他们从中实实在在地得到了好处,自然就会不遗余力地推动朝廷不断向外发动战争!”

说罢,三人的目光再次望向那辽阔的江面,江面上波光粼粼,仿佛在诉说着大明那充满变数的未来。

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