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在地理考试后,很多同学都破防了,考完后纷纷问大家:“京九铁路是什么?它到底经过哪些省市啊,为什么这道题课本上没有,题目的分数还这么高?!”
大家都表示这不合理,自然是由地理老师来对为大家解惑的,这条铁路是国家‘八五’计划的第一号工程,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第二-大工程,是我国“三横五纵”干线铁路网中规划的一纵。
它在今年九月一号全线开通运营。
地理老师侃侃而谈:“我们要紧跟实时,与时俱进。”
但是不管它的重要性多高,同学们都只觉得这道题书上没有,课上也没讲过,它是不合理的。
其实书上是有相关问题的,但是课本上的内容还停在规划阶段,内容也不详尽,地理老师相信这在之后会是重要考点,但目前的确不是。他无可奈何的说道:“同学们说的有道理,但是祝霜降同学怎么就回答出来了呢?”
“我当时监考可是看的清清楚楚,祝同学不止答出来了,还答对了,她行,你们就不行?”
同学们安静了下来,不再说话。
其实祝霜降对这种课本一时跟不上时代的情况很熟悉,上辈子读书时期,有的知识点背到一半,会接到老师通知:这个不用学了,过时了。
但是京九线不同,它的重要性祝霜降还是知道的,它起点首都西站,终点香江九龙,两头富,中间穷,过大山、绕大弯,途经九省九十八个市县,一百七十七个站点,中间大部分是老少边穷的地区。
很多贫困地区的人,第一次走出家乡,就是通过这条铁路。
“所以我们地理和祝霜降就拉开了五分。”一个男生说道。
“不知道其他科目她考的怎么样?”
祝霜降擦汗,同学们真是有竞争思维,而且大家的好学之心,也比她在小学时的同学强上太多了。
因为物化生还没有接触,所以并不纳入首次月考范围,等到了成绩出来时,各个科目的老师,不管教不教四班,都认识了祝霜降,包括其他年级的老师。
毕竟年级第一。
第43章
◎6000+◎
月考总成绩比试卷早一步出来,等试卷全发到手前,班上的好心人已经将班级排名前二十的各科成绩,全从办公室抄过来了。
“排名跟摸底考试相差不大,就两个学号前列的掉到后面去了。”
“我看看,”一个男生凑过去,“17号和20号,但也没掉太多。”
铃声响起,广播里传出了眼保健操开始的声音,数学老师拿着试卷进来,大部分同学们睁着眼睛做眼保健操,老师试卷还没递过来,第一排手就先伸过去了。
等其他排的同学们都拿到了自己的试卷,在低声讨论时,最中间的那两排什么都没有,柏衡和祝霜降也丝毫没有感受到,两人的后座都快将他们的背给烧穿了。
如果目光能有温度就好了,那温度肯定会在第一时间提醒他们,不要做眼保健操-了,快把试卷往后传啊!
无奈,两人一点动静也没有,与其干等,还不如跟着做完呢,眼保健操明明只有五分钟,怎么感觉这五分钟这么长呢?
数学老师忍俊不禁的看着这一幕,但他也只是站在讲台上等着,等全部同学拿到试卷后才开始上课,半节课分析试卷,半节课讲题。
祝霜降升到初中拿到教科书后,先是将所有的书过了一遍,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可以通过自学完成的。少部分模糊不清的,就先做好标记,等老师讲到那一课再认真听讲。
很多知识点是成体系的,比如历史,她在小学就看了很多史书,不管是古代史还是近代史。高屋建瓴之下,看历史课本上的重点都不需要背诵,过一眼就行,很快就能和本身所看的书对应起来。在这个基础上,即使回答历史的主观题也不会空洞无物,而是言之有物。
就是注意回答不要延展太多,历史老师亲切的为她分析:“你的知识面很全很广,但是我们初中题目真的很简单,基本上都是书上的内容,不要超出这个范围,也不要写事件背后的纠葛。”
“谈谈青苗法就将书上的一二三写上去就行了,王安石怎么变法的,哪部分是失败的,被谁废除的,都不用去写,就根据课本上的来!”
祝霜降回到班上,问历史地理考了高分的同学借了试卷,鉴于现在初中生的知识量,果然都是书上的内容。只有因为少答错答扣分的,没有像她一样,因为回答太发散而被叫去谈话的。
“祝霜降,历史老师刚才叫你干什么?”见她借试卷,大家都很关心。
祝霜降将自己的试卷递过去:“喏,让我注意答题方式。”
同学接过她的试卷,看了她指着的题:“什么,王安石变法是被司马光废除的?砸缸的那个司马光吗?”
看得出来,他对司马光的印象很好,也很刻板,毕竟教科书上,不教他除了砸缸之外的事。
体育课上,老师连同其他几个班一起,教导去年新编创的第八套广播体操。今年是江东附中建校四十周年,运动会开幕式后,初一全体学生要穿统一校服,在操场上跳这个操;初二则是集体排练太极拳;初三即将毕业,是跳操打拳的看客。
“大家运动会有什么想报的项目,交到体育委员那里就行了。”
听着老师这么说,祝霜降瞬间回忆起了自己在体育上的高光时刻,“我小学的时候,在运动会上拿到过跳高第一名。”
正在向同学们询问要报什么项目的体育委员,瞬间提取到了关键词,目光如炬的看过来,等看到祝霜降时,眼里的光彩肉眼可见的暗淡下去,不过他还是问了一句:“是几年级啊?”
祝霜降讪讪的笑了一下:“小学一年级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