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55章
顾郑涵,作为沿海蛇口特区的领导人,是改革开放初期支持激进开放政策的重要人物之一。
早在1979年,在国家尚未明确改革方向之时,他就大胆提出开放沿海地区,并向最高领导层申请了一片土地,立下军令状,誓要通过这片土地展现改革开放的成果。
接下来的几年,蛇口特区的经济果然每年翻番,成为沿海地区开放发展的领头羊。
顾郑涵是改革开放历史中不可或缺的人物。
而站在眼前的顾靖烨,正是这位改革先锋的儿子。
“那你为什么会来到安省呢?”沈婉宁好奇地问道。
“我就知道你会认识我爸。”
顾靖烨的眼里闪过一丝光亮,接着耸了耸肩回答,“我一直跟爷爷住在老家。
你知道,在我父亲身边,情况并不总是安全。。。。。。”沈婉宁立刻明白了。
在改革初期,各方势力错综复杂,阻力重重。
1981年,国内甚至掀起了一波反对个体民营经济的浪潮,改革遇到了重大瓶颈。
当时坚定支持改革的顾郑涵,自然成为了众矢之的。
因此,为了孩子的安全,他选择了将儿子安置在相对平静的安省。
沈婉宁心中一惊:“没想到你竟然是领导顾郑涵的儿子。”
即便她穿越到了八十年代的沈婉宁身上,计划着利用这个时代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的机会发展自己的事业,也没想到会与这样一位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产生交集。
后世的记载中,顾郑涵因病早逝,他的贡献仅存于那些泛黄的文献之中。
难怪顾靖烨的英语如此流利,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也远超常人,并能轻松谈论许多鲜为人知的改革秘闻。
顾靖烨调皮地眨眨眼说:“这件事就我们俩知道,我不想被别人特殊对待。”沈婉宁有些惊讶,但随即点头答应保守秘密。
顾靖烨见状,又恢复了那副随性的模样,说道:“听说这次英语竞赛可能会有特别奖励哦。”
“比如说?”
“比如有机会和国外顶尖大学交流,或者更令人兴奋的是,到亚洲四小龙之一的香江去学习交流。”沈婉宁一时语塞。
如果这是真的,那将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!无论是国际交流还是访问香江,都将极大地激励参赛者们。
顾靖烨带着期待的眼神看着沈婉宁:“沈婉宁同学,要不要一起努力争取这个机会?”沈婉宁皱眉问道:“怎么比?”
顾靖烨提议道:“我们两个争取在全国竞赛中拿下前三,然后一起去国外或香江交流怎么样?”沈婉宁轻笑一声:“你就这么有把握?”
这可是全国英语大赛的决赛,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顶尖选手。
即使她在安省是第一名,但这次比赛有二十多个省份的第一名参与,更不用说还有首都北京的精英们。
北京作为国家的心脏,藏龙卧虎,竞争异常激烈。
顾靖烨挑眉反问:“沈婉宁同学,你没信心吗?”他记得,她之前面对徐文博时毫不畏惧,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,甚至敢于挑战对方。